方紅霞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推動淳安有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收悉。該建議對于完善有機產業扶持政策、改進有機產品認證技術能力建設、有機產業人才培養、有機產品市場推廣和產業保護、促進有機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局將認真研究、積極吸納。根據《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的規定》關于清單式答復的要求,經商省財政廳、省林業局、省農業農村廳、省總工會,結合相關部門的會辦意見和有機產品認證工作實際,現答復如下:
序號 | 具體訴求 | 答復內容 |
1 | 加大有機產業扶持力度。出臺關于有機產業的扶持政策,在有機產業中提升標準化工作水平,在地方標準研制、標準化項目示范(試點)項目等給予支持。 | 圍繞加大有機產業扶持力度,省市場監管、財政、農業農村、林業等部門采取相關舉措,積極推動工作落實。 一是認真落實有機產品國家標準、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認證實施規則等制度體系,把引導支持有機產業發展列入了我省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生態農業、促進山區26縣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綠色(雙碳)認證集成改革等政策規劃,支持淳安縣發展有機產業,提升有機產品價值。2023年,淳安縣區域公用品牌“千島農品”授權產品96個,年銷售額達3億元。“淳”牌千島湖鰱鳙魚成為我國第一條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淡水魚,帶動相關產業超20億元。 二是加強有機產業質量標準技術幫扶。組織編制具有淳安地方特色的有機產品生產技術規范,發布《有機鰱鳙魚生產技術規程》《有機鐵皮石斛種植技術規程》等10項有機生產技術規范,開展有機企業標準化示范活動,促進有機生產標準落地實施。制定發布中藥材相關省地方標準30多項,推動實施11項省級以上中藥材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建設“浙里檢”數字化平臺,精準融合計量、標準、知識產權、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品牌建設和質量管理等內容,提升有機產品檢測能力。目前,淳安縣累計發展有機產品認證企業99家(居全省第二),占全省有機認證企業數量的10.5%,有機認證實現種植、加工、水產、畜禽行業全覆蓋,有機產業產值達到6.1億元,占2023年度淳安縣農業生產總值的13.5%,有機產品認證面積超63萬畝(居全省第一)。 三是加大對淳安縣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扶持力度,積極發展林下經濟、木本糧油等優勢產業,目前林下經濟65 萬畝、油茶 15 萬畝、山核桃36 萬畝。通過安排項目資金、儲備林建設、可持續經營試點和林業‘標準地’改革等多項舉措,推動林業有機產業高質量發展。2023年,省林業局把淳安縣列入林業推進共同富裕試點縣建設,安排6000 萬元省級財政資金,帶動總投入不少于20000萬元的共富項目,助力該縣發展林業有機產業。印發《浙江省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先行示范2024年林業實施計劃四張清單的通知》,把淳安縣列入“加快推動林農致富增收機制創新”“國家儲備林建設工程”“國家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林業‘標準地’改革”等多項林業有機產業相關的建設項目??色@得政策性金融貸款100億元,總投入約 132 億元,實施林業生態保護修復和產業發展,大幅度推進林業有機產業高質量發展。 四是圍繞保障主要農產品供給安全和農業產業發展等目標,按照因素法切塊下達中央農業產業發展、省農業農村現代化先行等資金,支持淳安等地以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現代農業園區和特色農業強鎮等產業發展平臺,統籌支持綠色循環種養模式等推廣應用,促進茶葉、食用菌、中藥材等有機產業發展,如2021年以來,省財政廳撥付下達省級以上財政資金2385萬元,支持淳安縣實施“浙八味”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建設,推進中藥材全產業鏈發展。 下一步,一是深入開展《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有機產品認證實施規則》《有機產品認證目錄》等政策措施解讀,會同農業農村、林業等部門加強對淳安發展有機產業的扶持指導,開展小微企業質量認證提升行動,助力有機產業可持續發展。二是支持淳安縣結合當地產規劃布局,積極申報中央和省級農業農村重點項目,持續扶持“淳安有機林產品”,在項目安排、資金投入、林產品產銷對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三是強化科技支撐。依托農業科技聯盟等平臺,實施新一輪“三農九方”科技協同項目,緊密科研單位與基層主體的對接聯系,加強農業綠色發展重點技術研究。落實“產業+團隊+項目”的推廣應用模式,促進科研成果轉化與主體推廣應用。 |
2 | 強化有機產業人才培養。建議省、市工會部門將有機產業人才納入工匠、勞模等評選活動。省、市農林部門將有機產業納入農民素質培訓工程,提升從業人員技術能力。同時,上下聯動建立有機產業發展專家團隊,及時回應企業技術需求。 | 省總工會、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等部門多措并舉,強化有機產業人才培養,為有機產業發展注入人才動力。 一是重視基層林業人才培養。林業部門聯合教育部門,定向培養基層林技人才。截至2023年底,已累計定向培養318名,其中淳安5名。每年組織林下經濟、木本糧油、筍竹經營等產業從業者、林業鄉土專家和林技推廣人員培訓,組織學員赴生產示范基地、林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和營銷市場等開展現場參觀學習,提升林業生產經營者業務水平。近三年,已組織產業培訓13期,2003人次參加了培訓,其中淳安共有64人次參加了培訓。2022 年,全省“千村萬元”林下經濟增收幫扶工程培訓班在淳安舉辦,淳安有28名林業從業人員參加了培訓。 二是組織勞模工匠開展志愿服務。省總工會目前已列入全國勞模工匠助企行行動試點省份,組建省市縣三級勞模工匠志愿服務隊,常態化組織勞模工匠發揮專業技術所長,走進企業、農村開展技術幫扶、技術培訓。其中現代農業志愿服務隊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省農科院專家施澤彬的帶領下,深入農業企業和田間地頭,現場為企業解難題,為農戶送技術。 三是加強農業技術人才的培養。發揮浙江工匠學院和全省各級80家工匠學院等培訓陣地作用,開展農業技術能培訓,開展農業領域相關培訓課程,提升農技人員技術能力。 下一步,依托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持續舉辦果蔬有機種植技術、有機茶葉生產技術、綠色食品質量安全提升等系列專題培訓班,圍繞有機種苗培育技術、病蟲害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綠色食品標準解讀、綠色食品抽樣和檢測技術、企業內部質量檢查要點、農產品質量安全熱點知識科普等內容開展培訓,加強企業內檢員隊伍建設,提高企業自檢能力。開展“浙農優品”專題培訓,加強肥藥使用追溯體系建設,有效提升從業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開展“新農匠”評選,將從事有機農產品生產經營的優秀人才列入“新農匠”隊伍。同時,省總工會將繼續聯合省農業農村廳、省人力社保廳舉辦全省農業行業職能技術競賽,繼續組織發動鄉鎮以上工會開展農業領域的特色技能競賽,發掘選拔技術精湛的農業技能人才,加大對競賽優秀選手的跟蹤培養,努力把優秀選手培養為農業工匠、農業勞模。 |
3 | 搭建有機產品推介平臺。從“健康、生態、有機”的角度出發,由市場監管、農林等部門牽頭,搭建有機產品專題展銷會和有機產業發展論壇。在省農博會、省林博會、上海有機食品展等省內外線下展銷平臺提供支持,加大線上平臺推介力度。 | 省農業農村、林業、市場監管等部門積極搭建平臺,助力淳安有機產品展銷推廣。 一是充分發揮質量認證傳遞質量信息和建立信任的作用,圍繞漁業、茶葉、中藥材等領域,形成“淳北中藥材”“淳西南茶葉”的集群式產品品牌布局。鼓勵有機產品銷售經營企業與生產加工企業建立協同發展關系,以多種途徑構建有機產品穩定的產供銷體系。 二是創新有機產品運營模式,支持“盒馬”“聯華超市”等平臺商超企業采用訂單式農業和基地直采的方式,實現有機產品規?;N植,建立一站式購物平臺,讓更多消費者形成“有機”消費習慣,幫助淳安優質農產品走出去。加強有機產品宣傳推廣,舉辦“有機產品認證宣傳周”,發揮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機遇,推動淳安特色有機產品走入高端消費市場,拓寬優質農產品銷售渠道。 三是推進優質農產品營銷。舉辦2023 年省農業博覽會,1700多家知名企業、1.4 萬種名特優新農產品參展,超 25 萬人次現場參觀采購,現場交易額 1.9 億元。以“慶豐收 促和美 迎亞運”為主題,舉辦 2023 年中國農民豐收浙江慶豐收活動,把激活城鄉市場、推動農產品展銷作為重點內容,助力有機綠色農產品銷售。 四是搭建平臺,助力淳安有機林產品展銷。每年舉辦中國義烏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簡稱“森博會”),成為展示林業產業發展成果的重要窗口和聯通國內國際林產品市場的重要橋梁。累計參展企業逾 2.3 萬家,采購商、客商超過 385 萬人次,實現成交額超過 561 億元。組織淳安林業企業參加森博會,數百種林產品參展,林下經濟、山茶油、山核桃等優質林產品年年在展會上亮相,深受消費者喜愛和好評。2022年,我省注冊了“浙山珍”“浙山至品”等 2 個省域優質林產品公用品牌,淳安的“常香果”“瑤記”等 2 個品牌的 6 種山茶油、山核桃林產品獲得了授權。對授權產品開展了多渠道、多形式、高頻次的宣傳推廣,有效拓寬了產品銷售渠道,提升了“淳安有機林產品”美譽度。 下一步,積極推進有機與文創產業、農業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強化淳安有機產品宣傳推介。一是加快文旅融合,挖掘有機產品價值內涵。以“茶文化”為依托,建設鳩坑茶博館,舉辦茶博會,與故宮開展文創合作;以“魚文化”為載體,開發以千島湖有機魚為主題的工藝品,創建千島湖魚博館,舉辦千島湖有機魚文化節等漁事節慶活動;以“果文化”為支撐,借助亞運、鐵人三項、環千島湖騎行、房車露營等賽事活動,舉辦山核桃、柑橘、枇杷、覆盆子等文化節慶,探索以“節慶+有機文化”模式相融合的深度體驗。二是籌辦“土特產”系列專題推介,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浙江慶豐收系列活動,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品牌慶豐收活動。舉辦省農業博覽會、鄉村美食大會等展示展銷活動,發揮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機遇,推動我省品牌、特色農產品走入高端消費市場,拓寬優質有機農產品銷售渠道。三是推動有機產品企業與阿里巴巴、京東、盒馬等平臺攜手,擴大有機產品銷售范圍,助力鄉村振興、共同富裕。 |
4 | 劃定有機產業保護區。立足于不用化學性農藥和肥料的有機產業,從根本上是保護千島湖生態環境,結合淳安縣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建議省市財政、農林等部門,以“產業+項目”的方式,幫助在千島湖劃定若干個有機產業核心保護區,給予保護區政策扶持,落實生態補償。 | 一是指導淳安縣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生態農業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支持淳安縣成功第一批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將生態保護、可持續發展作為核心競爭力,從源頭上減少化肥、農藥等投入品使用,推廣“綠色循環”模式,推動淳安削減化肥用量1500余噸/年。支持淳安開展有機產品認證區域化建設助力質量強企質量強鏈質量強縣建設,推廣運用有機產品認證推動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優良實踐與典型案例。 二是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創新實施“配方肥替代平衡肥”、獸藥減量化和飼料環?;?、水產養殖用藥減量和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等行動,化肥農藥用量實現“9 連降”。加大水肥一體、綠色防控、飼料配方精準管理、大水面生態養殖等技術模式推廣力度,建成綠色高品質科技示范基地 939 個。完善“主體小循環、園區中循環、縣域大循環”多層級生態循環體系,總結推廣“稻魚共生”“稻蝦輪作”“秸稈種菇”等一批生態循環模式和新型農作制度400 萬畝。累計建成省級肥藥定額示范區 681個、畜牧業“兩化”養殖場 1404 家、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1436 家。 三是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完善綠色農產品生產標準體系,全面推廣農業標準化技術,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加強對產地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和監督管理。全面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引導生產經營主體對上市銷售的農產品加施質量認證、品名產地、商標品牌等標識,嚴把農產品產地準出關。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風險監測合格率 98.6%,全面實施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全省85個涉農縣、規模生產主體、主導與特色產業實現全覆蓋。 四是加強有機產品認證監管。落實生產加工企業對產品質量的主體責任和認證機構對認證結果的主體責任,規范認證機構認證行為。加強對有機從業者的幫扶力度。在有機小微企業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引導企業合規生產經營。2023年,對20余家企業的產品給予不建議認證的行政指導,認證企業監管巡查率達100%,處置問題企業6家。為企業免費開展質量檢測120余批次,提供技術咨詢300余次。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支持淳安發展有機農業,加強核心產區保護。一是強化科技支撐。依托農業科技聯盟等平臺,實施新一輪“三農九方”科技協同項目,緊密科研單位與基層主體的對接聯系,加強農業綠色發展重點技術研究。落實“產業+團隊+項目”的推廣應用模式,促進科研成果轉化與主體推廣應用。二是加大監管保護力度。落實生產加工企業對產品質量的主體責任和認證機構對認證結果的主體責任,規范認證機構認證行為,加嚴有機產品認證監管。健全有機農產品、林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通過預警監測、專項監測、雙隨機抽查等形式加強質量安全監測,促進有機產業核心保護。三是加強對有機從業者的幫扶力度。在有機小微企業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對小微企業、經營主體的精準幫扶,引導企業合規生產經營。 |
感謝您對“推動淳安縣有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心和支持。
歡迎登錄我局門戶網站(http://www.wxlszy.cn/),了解質量認證助力有機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工作信息。
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4年7月15日
索引號: | 002482410/2024-678606 | 主題分類: | |
發布機構: | 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識產權局) | 公開日期: | 2024-11-01 |
方紅霞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推動淳安有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收悉。該建議對于完善有機產業扶持政策、改進有機產品認證技術能力建設、有機產業人才培養、有機產品市場推廣和產業保護、促進有機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局將認真研究、積極吸納。根據《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的規定》關于清單式答復的要求,經商省財政廳、省林業局、省農業農村廳、省總工會,結合相關部門的會辦意見和有機產品認證工作實際,現答復如下:
序號 | 具體訴求 | 答復內容 |
1 | 加大有機產業扶持力度。出臺關于有機產業的扶持政策,在有機產業中提升標準化工作水平,在地方標準研制、標準化項目示范(試點)項目等給予支持。 | 圍繞加大有機產業扶持力度,省市場監管、財政、農業農村、林業等部門采取相關舉措,積極推動工作落實。 一是認真落實有機產品國家標準、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認證實施規則等制度體系,把引導支持有機產業發展列入了我省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生態農業、促進山區26縣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綠色(雙碳)認證集成改革等政策規劃,支持淳安縣發展有機產業,提升有機產品價值。2023年,淳安縣區域公用品牌“千島農品”授權產品96個,年銷售額達3億元?!按尽迸魄u湖鰱鳙魚成為我國第一條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淡水魚,帶動相關產業超20億元。 二是加強有機產業質量標準技術幫扶。組織編制具有淳安地方特色的有機產品生產技術規范,發布《有機鰱鳙魚生產技術規程》《有機鐵皮石斛種植技術規程》等10項有機生產技術規范,開展有機企業標準化示范活動,促進有機生產標準落地實施。制定發布中藥材相關省地方標準30多項,推動實施11項省級以上中藥材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建設“浙里檢”數字化平臺,精準融合計量、標準、知識產權、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品牌建設和質量管理等內容,提升有機產品檢測能力。目前,淳安縣累計發展有機產品認證企業99家(居全省第二),占全省有機認證企業數量的10.5%,有機認證實現種植、加工、水產、畜禽行業全覆蓋,有機產業產值達到6.1億元,占2023年度淳安縣農業生產總值的13.5%,有機產品認證面積超63萬畝(居全省第一)。 三是加大對淳安縣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扶持力度,積極發展林下經濟、木本糧油等優勢產業,目前林下經濟65 萬畝、油茶 15 萬畝、山核桃36 萬畝。通過安排項目資金、儲備林建設、可持續經營試點和林業‘標準地’改革等多項舉措,推動林業有機產業高質量發展。2023年,省林業局把淳安縣列入林業推進共同富裕試點縣建設,安排6000 萬元省級財政資金,帶動總投入不少于20000萬元的共富項目,助力該縣發展林業有機產業。印發《浙江省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先行示范2024年林業實施計劃四張清單的通知》,把淳安縣列入“加快推動林農致富增收機制創新”“國家儲備林建設工程”“國家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林業‘標準地’改革”等多項林業有機產業相關的建設項目??色@得政策性金融貸款100億元,總投入約 132 億元,實施林業生態保護修復和產業發展,大幅度推進林業有機產業高質量發展。 四是圍繞保障主要農產品供給安全和農業產業發展等目標,按照因素法切塊下達中央農業產業發展、省農業農村現代化先行等資金,支持淳安等地以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現代農業園區和特色農業強鎮等產業發展平臺,統籌支持綠色循環種養模式等推廣應用,促進茶葉、食用菌、中藥材等有機產業發展,如2021年以來,省財政廳撥付下達省級以上財政資金2385萬元,支持淳安縣實施“浙八味”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建設,推進中藥材全產業鏈發展。 下一步,一是深入開展《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有機產品認證實施規則》《有機產品認證目錄》等政策措施解讀,會同農業農村、林業等部門加強對淳安發展有機產業的扶持指導,開展小微企業質量認證提升行動,助力有機產業可持續發展。二是支持淳安縣結合當地產規劃布局,積極申報中央和省級農業農村重點項目,持續扶持“淳安有機林產品”,在項目安排、資金投入、林產品產銷對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三是強化科技支撐。依托農業科技聯盟等平臺,實施新一輪“三農九方”科技協同項目,緊密科研單位與基層主體的對接聯系,加強農業綠色發展重點技術研究。落實“產業+團隊+項目”的推廣應用模式,促進科研成果轉化與主體推廣應用。 |
2 | 強化有機產業人才培養。建議省、市工會部門將有機產業人才納入工匠、勞模等評選活動。省、市農林部門將有機產業納入農民素質培訓工程,提升從業人員技術能力。同時,上下聯動建立有機產業發展專家團隊,及時回應企業技術需求。 | 省總工會、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等部門多措并舉,強化有機產業人才培養,為有機產業發展注入人才動力。 一是重視基層林業人才培養。林業部門聯合教育部門,定向培養基層林技人才。截至2023年底,已累計定向培養318名,其中淳安5名。每年組織林下經濟、木本糧油、筍竹經營等產業從業者、林業鄉土專家和林技推廣人員培訓,組織學員赴生產示范基地、林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和營銷市場等開展現場參觀學習,提升林業生產經營者業務水平。近三年,已組織產業培訓13期,2003人次參加了培訓,其中淳安共有64人次參加了培訓。2022 年,全省“千村萬元”林下經濟增收幫扶工程培訓班在淳安舉辦,淳安有28名林業從業人員參加了培訓。 二是組織勞模工匠開展志愿服務。省總工會目前已列入全國勞模工匠助企行行動試點省份,組建省市縣三級勞模工匠志愿服務隊,常態化組織勞模工匠發揮專業技術所長,走進企業、農村開展技術幫扶、技術培訓。其中現代農業志愿服務隊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省農科院專家施澤彬的帶領下,深入農業企業和田間地頭,現場為企業解難題,為農戶送技術。 三是加強農業技術人才的培養。發揮浙江工匠學院和全省各級80家工匠學院等培訓陣地作用,開展農業技術能培訓,開展農業領域相關培訓課程,提升農技人員技術能力。 下一步,依托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持續舉辦果蔬有機種植技術、有機茶葉生產技術、綠色食品質量安全提升等系列專題培訓班,圍繞有機種苗培育技術、病蟲害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綠色食品標準解讀、綠色食品抽樣和檢測技術、企業內部質量檢查要點、農產品質量安全熱點知識科普等內容開展培訓,加強企業內檢員隊伍建設,提高企業自檢能力。開展“浙農優品”專題培訓,加強肥藥使用追溯體系建設,有效提升從業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開展“新農匠”評選,將從事有機農產品生產經營的優秀人才列入“新農匠”隊伍。同時,省總工會將繼續聯合省農業農村廳、省人力社保廳舉辦全省農業行業職能技術競賽,繼續組織發動鄉鎮以上工會開展農業領域的特色技能競賽,發掘選拔技術精湛的農業技能人才,加大對競賽優秀選手的跟蹤培養,努力把優秀選手培養為農業工匠、農業勞模。 |
3 | 搭建有機產品推介平臺。從“健康、生態、有機”的角度出發,由市場監管、農林等部門牽頭,搭建有機產品專題展銷會和有機產業發展論壇。在省農博會、省林博會、上海有機食品展等省內外線下展銷平臺提供支持,加大線上平臺推介力度。 | 省農業農村、林業、市場監管等部門積極搭建平臺,助力淳安有機產品展銷推廣。 一是充分發揮質量認證傳遞質量信息和建立信任的作用,圍繞漁業、茶葉、中藥材等領域,形成“淳北中藥材”“淳西南茶葉”的集群式產品品牌布局。鼓勵有機產品銷售經營企業與生產加工企業建立協同發展關系,以多種途徑構建有機產品穩定的產供銷體系。 二是創新有機產品運營模式,支持“盒馬”“聯華超市”等平臺商超企業采用訂單式農業和基地直采的方式,實現有機產品規?;N植,建立一站式購物平臺,讓更多消費者形成“有機”消費習慣,幫助淳安優質農產品走出去。加強有機產品宣傳推廣,舉辦“有機產品認證宣傳周”,發揮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機遇,推動淳安特色有機產品走入高端消費市場,拓寬優質農產品銷售渠道。 三是推進優質農產品營銷。舉辦2023 年省農業博覽會,1700多家知名企業、1.4 萬種名特優新農產品參展,超 25 萬人次現場參觀采購,現場交易額 1.9 億元。以“慶豐收 促和美 迎亞運”為主題,舉辦 2023 年中國農民豐收浙江慶豐收活動,把激活城鄉市場、推動農產品展銷作為重點內容,助力有機綠色農產品銷售。 四是搭建平臺,助力淳安有機林產品展銷。每年舉辦中國義烏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簡稱“森博會”),成為展示林業產業發展成果的重要窗口和聯通國內國際林產品市場的重要橋梁。累計參展企業逾 2.3 萬家,采購商、客商超過 385 萬人次,實現成交額超過 561 億元。組織淳安林業企業參加森博會,數百種林產品參展,林下經濟、山茶油、山核桃等優質林產品年年在展會上亮相,深受消費者喜愛和好評。2022年,我省注冊了“浙山珍”“浙山至品”等 2 個省域優質林產品公用品牌,淳安的“常香果”“瑤記”等 2 個品牌的 6 種山茶油、山核桃林產品獲得了授權。對授權產品開展了多渠道、多形式、高頻次的宣傳推廣,有效拓寬了產品銷售渠道,提升了“淳安有機林產品”美譽度。 下一步,積極推進有機與文創產業、農業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強化淳安有機產品宣傳推介。一是加快文旅融合,挖掘有機產品價值內涵。以“茶文化”為依托,建設鳩坑茶博館,舉辦茶博會,與故宮開展文創合作;以“魚文化”為載體,開發以千島湖有機魚為主題的工藝品,創建千島湖魚博館,舉辦千島湖有機魚文化節等漁事節慶活動;以“果文化”為支撐,借助亞運、鐵人三項、環千島湖騎行、房車露營等賽事活動,舉辦山核桃、柑橘、枇杷、覆盆子等文化節慶,探索以“節慶+有機文化”模式相融合的深度體驗。二是籌辦“土特產”系列專題推介,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浙江慶豐收系列活動,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品牌慶豐收活動。舉辦省農業博覽會、鄉村美食大會等展示展銷活動,發揮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機遇,推動我省品牌、特色農產品走入高端消費市場,拓寬優質有機農產品銷售渠道。三是推動有機產品企業與阿里巴巴、京東、盒馬等平臺攜手,擴大有機產品銷售范圍,助力鄉村振興、共同富裕。 |
4 | 劃定有機產業保護區。立足于不用化學性農藥和肥料的有機產業,從根本上是保護千島湖生態環境,結合淳安縣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建議省市財政、農林等部門,以“產業+項目”的方式,幫助在千島湖劃定若干個有機產業核心保護區,給予保護區政策扶持,落實生態補償。 | 一是指導淳安縣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生態農業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支持淳安縣成功第一批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將生態保護、可持續發展作為核心競爭力,從源頭上減少化肥、農藥等投入品使用,推廣“綠色循環”模式,推動淳安削減化肥用量1500余噸/年。支持淳安開展有機產品認證區域化建設助力質量強企質量強鏈質量強縣建設,推廣運用有機產品認證推動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優良實踐與典型案例。 二是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創新實施“配方肥替代平衡肥”、獸藥減量化和飼料環?;?、水產養殖用藥減量和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等行動,化肥農藥用量實現“9 連降”。加大水肥一體、綠色防控、飼料配方精準管理、大水面生態養殖等技術模式推廣力度,建成綠色高品質科技示范基地 939 個。完善“主體小循環、園區中循環、縣域大循環”多層級生態循環體系,總結推廣“稻魚共生”“稻蝦輪作”“秸稈種菇”等一批生態循環模式和新型農作制度400 萬畝。累計建成省級肥藥定額示范區 681個、畜牧業“兩化”養殖場 1404 家、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1436 家。 三是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完善綠色農產品生產標準體系,全面推廣農業標準化技術,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加強對產地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和監督管理。全面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引導生產經營主體對上市銷售的農產品加施質量認證、品名產地、商標品牌等標識,嚴把農產品產地準出關。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風險監測合格率 98.6%,全面實施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全省85個涉農縣、規模生產主體、主導與特色產業實現全覆蓋。 四是加強有機產品認證監管。落實生產加工企業對產品質量的主體責任和認證機構對認證結果的主體責任,規范認證機構認證行為。加強對有機從業者的幫扶力度。在有機小微企業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引導企業合規生產經營。2023年,對20余家企業的產品給予不建議認證的行政指導,認證企業監管巡查率達100%,處置問題企業6家。為企業免費開展質量檢測120余批次,提供技術咨詢300余次。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支持淳安發展有機農業,加強核心產區保護。一是強化科技支撐。依托農業科技聯盟等平臺,實施新一輪“三農九方”科技協同項目,緊密科研單位與基層主體的對接聯系,加強農業綠色發展重點技術研究。落實“產業+團隊+項目”的推廣應用模式,促進科研成果轉化與主體推廣應用。二是加大監管保護力度。落實生產加工企業對產品質量的主體責任和認證機構對認證結果的主體責任,規范認證機構認證行為,加嚴有機產品認證監管。健全有機農產品、林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通過預警監測、專項監測、雙隨機抽查等形式加強質量安全監測,促進有機產業核心保護。三是加強對有機從業者的幫扶力度。在有機小微企業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對小微企業、經營主體的精準幫扶,引導企業合規生產經營。 |
感謝您對“推動淳安縣有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心和支持。
歡迎登錄我局門戶網站(http://www.wxlszy.cn/),了解質量認證助力有機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工作信息。
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4年7月15日